书记信箱:2512220575@qq.com 院长信箱:772006799@qq.com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后台登录
 
站内搜索:
1 2 3 4
 
教学改革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改革 >> 正文

倾听学子心声,优化思政教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5-2026-1学期思政课学情反馈会

来源: 发表于:2025-11-17 17:13:58 文章点击数:[]

精准把握思政课教学实效,及时回应学生学习诉求,持续提升课程育人质量11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2025-2026-1学期思政课学情反馈会在莲湖校区东区C108会议室顺利召开。学院副书记周春滟、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曹红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文茂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孟威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王敏、教科办副主任杨建霞及青年教师王振等老师、各二级学院学生代表参会。副院长何先成主持。

会上,来自各二级学院的学生代表立足自身学习体验,围绕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畅所欲言。学生代表既肯定了思政课在价值引领、知识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也客观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针对学生代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各教研室主任及教科办老师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并一一作出回应。教师们表示,这些意见和建议为今后改进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入更多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现实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合理调整课程安排,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最后,何先成作总结讲话。他对学生代表的真诚分享积极回应表示感谢,强调本次会议是学院下沉一线、收集问题、解决问题理念的生动实践。针对学生反馈的核心诉求,他提出三大优化方向:一是优化教学,增加互动、结合时政破解课堂痛点;二是完善机制,深化智慧课程建设、提升反馈效率、优化评价方式;三是强化引领,师生同向同行,协同打造优质思政课堂。

本次学情反馈会以“精准对接诉求、推动教学提质”为核心,既搭建了师生高效沟通桥梁,也锚定了思政课改革的具体路径。从破解课堂痛点到明确优化方向,会议将学生反馈转化为“内容贴时政、形式重互动、实践强实效”的具体举措。这一常态化机制,既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更助力思政课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统一,为培养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也为后续课程提质增效注入了动

                           (撰稿/拍摄:何美林 一审:杨建霞二审:何先成 三审:孙杰)



办公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中段519号(莲湖校区)
版权所有:马克思主义学院 蜀ICP备06020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