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师生热议全国两会精神
来源: 发表于:2025-03-09 14:36:28 文章点击数:[]
2025年3月4日至3月11日,全国两会在北京顺利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掀起学习全国两会热潮,热议两会精神。
党委书记刘春辉认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在这一重要时刻,政府工作报告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任务。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重磅发布。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3月5日的首场“部长通道”上表示,将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适度增强新的学科,大力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同时,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老师要聚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立德树人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
院长孙杰教授表示:学习了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深感振奋,备受鼓舞。结合学院实际,我深刻认识到,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关键在于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我们将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打造更多有思想深度、理论高度和情感温度的思政“金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夯实发展根基。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时代新人。努力培养更多政治坚定、理论扎实、能力过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提供学理支撑。新征程催人奋进,新使命重任在肩。我们将全面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行动,聚焦学校“申硕攻坚”重点工作,奋力书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崭新篇章!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春滟谈到:2025年两会意义重大,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我认真学习后深受触动。两会聚焦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为学院指明方向。身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将把两会精神融入学生工作,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创新思维,激励他们为国家发展努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副院长何先成研究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这为学院今年的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了指引。学院将充分发挥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达州)这个平台的作用,实施《“红萍行动”——达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通过大中小学“同课异构”示范展示活动计划、“精彩一课”教学(视频)计划、大中小学红色故事讲演计划、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改革计划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研讨计划,行成一套可复制的特色工作机制、孵化一批特色品牌活动、打造一批特色示范“金课”、产出一批特色优质课程资源、形成一批高水平特色教学研究成果、提供一批高质量智库咨询报告、培养一支优秀师资队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文茂群博士分享谈到: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让我再次感受到祖国的富强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伟力。作为马原教师,我尤其关注报告通篇贯穿着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会将报告内容全面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中,让大学生从新时代党和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中自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孟威博士认为要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深刻体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思政课教师,要聚焦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等要义,将两会精神融入教学,用鲜活案例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下一步将组织集体备课,推进两会精神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切实履行铸魂育人使命。
曹红梅教授表示: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让我热血沸腾、精神倍增,再次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思政课老师,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把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方位、全过程;坚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在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过程中,把思政教育做得更到位、更有效;坚持把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做思政课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党的创新理论的良好传播者、思政教育的优秀工作者,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陈莎莎博士谈到:今年全国两会热议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党中央领导在看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一讲话为高校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对我们四川文理学院实现升硕目标具有重要价值。学校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加强科研创新,提升师资力量,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邓雪梅博士认为:202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为我们指明了前行方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两会精神为指引,踏踏实实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青年教师丁玉洁认为:2025年全国两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进行系统部署,为新征程擎画蓝图。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民生保障”、“银发经济服务体系建设”等关键词,彰显了国家战略与人民福祉的深度融合。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深刻认识到,需将两会精神转化为育人资源,紧扣时代脉搏,引导学生理解政策背后的价值导向,用政策的温度激发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青年教师李崇陌谈到:两会强调将“人工智能+”“具身智能”“6G”等前沿领域列为未来产业重点,未来势必会在教育领域引发颠覆性的变革。可以说,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教育生态,为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将科技创新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学,积极向人工智能赋能的智慧教学模式转型,激发教育新活力。
学生代表张佳雪说:2025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两会精神提出坚持守正创新,提示我们要勇于创新方法和研究思路,积极探索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模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做出贡献。作为一名师范生,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与师范技能培训,为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马院学生,我们更应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寻找方法,创新思路。同时,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既要严守纪律章程,又要积极探索新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我认为坚持守正创新是我们提升能力,创新思维的基础,我们要在守正创新中锻炼本领,提升素养,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学生代表姜福群说:通过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我深刻感受到了新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担当。此次两会聚焦教育强国建设,明确提出“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强调以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报告中关于“新质生产力”培育和产教融合的论述,这与高校师生热议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向高度契合。例如,代表们提出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前沿技术攻关等举措,让我意识到个人发展需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我将以“知行合一”为准则,夯实专业基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以科技报国情怀和扎实专业能力,在强国建设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学生代表彭书晨说: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描绘的宏伟蓝图令我深受鼓舞。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青年大学生,未来,我将会努力夯实专业知识,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投身教育事业,为教育强国出力,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